跳转到内容

Ragas是什么?通俗易懂的解释与案例

Supercharge Your LLM Application Evaluations 🚀

github: https://github.com/explodinggradients/ragas

文档:https://docs.ragas.io/en/stable/

Ragas是什么?

Ragas(Retrieval Augmented Generation Assessment,全称“检索增强生成评估”)是一个专门用来评估“检索增强生成”(RAG)系统的工具框架。简单来说,它就像一个“评分老师”,帮你检查一个人工智能系统(特别是基于大语言模型的系统)在回答问题时表现得怎么样,尤其是当这个系统需要从外部资料里找信息来回答问题的时候。

RAG是一种技术,让AI不仅靠自己脑子里的知识(训练时学到的东西),还能像查字典一样从外部资料库里找答案,再把这些信息整合成自然流畅的回答。而Ragas的作用,就是看看这个“查字典+回答”的过程做得好不好,有没有找对资料、回答准不准、内容有没有跑题。

核心概念

Ragas的核心是用几个关键指标来评判RAG系统的表现,这些指标通俗点说就是:

  1. 忠实度(Faithfulness)

    • 意思是:AI的回答是不是真的基于它查到的资料?有没有胡编乱造?
    • 比如:如果资料里说“苹果是红色的”,AI却回答“苹果是蓝色的”,那就忠实度很低。
  2. 回答相关性(Answer Relevance)

    • 意思是:AI的回答有没有答到点子上?是不是跑题了?
    • 比如:你问“今天天气怎么样”,AI却告诉你“昨天我吃了个汉堡”,那就完全不相关。
  3. 上下文相关性(Context Relevance)

    • 意思是:AI查到的资料是不是跟问题真的有关?有没有抓了一堆没用的东西?
    • 比如:问“如何做蛋糕”,结果AI找了一堆“如何修车”的资料,那上下文就不相关。

这些指标不需要人工一个个去标注正确答案(也就是“参考答案”),而是通过AI自己分析问题、资料和回答之间的关系来打分。这让评估更快、更省力。

Ragas的作用

Ragas就像一个“质检员”,它的作用是:

  • 发现问题:告诉你RAG系统哪里做得不好,比如找的资料不靠谱,或者回答老跑题。
  • 优化系统:通过评分结果,开发者可以调整系统,比如改进检索方法或调整语言模型,让回答更准。
  • 自动化评估:不用人工慢慢检查,Ragas能快速跑一遍测试,生成报告。

简单来说,它帮你确保AI既聪明(能找到正确信息),又老实(不乱说瞎话),还能说到点子上。

举例说明

案例:客服机器人

想象一个电商平台的客服机器人,用了RAG技术。它能从公司的产品手册、FAQ和用户评论里找信息来回答顾客的问题。比如顾客问:“这款手机防水吗?”

没有Ragas之前

  • 机器人可能回答:“是的,这款手机很棒!”(但其实没查到具体资料,纯靠猜)。
  • 或者查了一堆无关的东西,比如“手机壳怎么装”,然后回答得乱七八糟。

用Ragas评估

  1. 忠实度检查:Ragas发现机器人回答“很棒”时,没引用任何防水相关的资料,分数很低。说明它瞎编了。
  2. 回答相关性:如果机器人回答“手机壳怎么装”,Ragas会给低分,因为完全没回答“防水”这个问题。
  3. 上下文相关性:如果机器人查到的资料是“电池续航”而不是“防水性能”,Ragas会指出检索环节出了问题。

改进结果

开发团队根据Ragas的反馈:

  • 调整检索系统,确保优先找“防水”相关的内容。
  • 优化语言模型,让它严格根据查到的资料回答。 最后,机器人能准确回答:“根据产品手册,这款手机支持IP68防水,可以在1.5米水深下使用30分钟。”

为什么重要?

在这个案例里,Ragas帮公司发现并修好了客服机器人的问题,避免了顾客因为错误信息而退货或投诉。现实中,很多企业(比如亚马逊、京东)都在用类似技术优化客服系统,Ragas这样的工具能让它们更快找到问题、提升用户体验。

总结:

Ragas就好比AI的“考试监考官”,盯着RAG系统,看它找资料准不准、回答靠不靠谱。通过忠实度、回答相关性和上下文相关性这三个“评分标准”,它帮开发者打造更聪明、更可信的AI助手。无论是客服机器人、知识问答系统,还是其他需要外部信息的AI应用,Ragas都能让它们变得更好用。